心、腦血管疾病,因其致殘率、致死率高,像兩個幽靈一樣徘徊在中國人死因的前三位。而這兩種大病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謂“一條蔓上的兩個瓜”。專家指出,談“心”離不開“腦”,反之亦然。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王擁軍教授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洪濤教授,請心腦兩大領域的專家指點該病的防治。
共同基礎:動脈粥樣硬化
談到心腦血管病,王擁軍指出,心內科專家和神經內科專家面對的是同一個敵人,那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這個敵人有時會在心腦血管兩個方向上同時發難。有數據顯示,冠心病患者發生卒中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3—4倍。據悉,我國西北一家大型醫院為腦血管病患者進行了血管造影,發現這些患者中51%合並冠狀動脈異常。
相同的危險因素
“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一致的。”王擁軍說,這些危險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無法改變的,如年齡、性別、家族史、種族等;另一類則是可以控制的。
首先是高血壓。王擁軍說,無論何種降壓藥,只要能讓血壓達標,就能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研究表明,血壓每降低1毫米汞柱,腦卒中風險能降低10%。2007年《歐洲高血壓指南》指出,降壓藥物的使用,能使腦卒中危險率下降30%—40%,使冠心病的危險率降低20%。洪濤告訴記者,“對於普通的冠心病患者,要求把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對於合並糖尿病的患者,則要求把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不過,對於同時出現腦血管粥樣硬化的患者,血壓過低,不利於腦的供血,通常認為舒張壓不應低於65毫米汞柱。
其次是高血糖。王擁軍介紹,糖代謝異常分為三類:糖尿病、餐後血糖受損和空腹血糖受損。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中,60%—70%合並糖代謝異常,1/5為糖尿病患者。我國的膳食以糖攝入為主,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
吸煙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素。王擁軍指出,吸煙者越年輕,煙草對心腦的危害就越大。“對於年輕人來說,吸煙對心腦的危害甚至超過了高血壓。”
血脂異常也嚴重威脅著心腦血管的健康。據介紹,北京市1984—1999年15年間,居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升高了1毫摩爾/升,相當於升高了30%。而近年,中國腦卒中的發病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研究表明,血脂如果能夠達標,可使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降低30%,心血管事件則能降低更多。
洪濤介紹,降血脂能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改善預後。因此,長期服用他汀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十分重要。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少降到2.6毫摩爾/升以下;針對嚴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強化降脂,目標為1.8毫摩爾/升以下。
治療有五項注意
洪濤指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同時應該兼顧腦血管。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基本相同,在治療上也有相通之處,其原則是: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再加上戒煙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來控制心、腦血管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使心腦同時受益。只要沒有禁忌,適當的降壓藥、他汀、抗血小板藥物都應該使用。
洪濤強調,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預防動脈內不穩定斑塊部位形成血栓,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應長期堅持服用。曾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個月,可使嚴重血管事件的發生危險每1000人下降38。
談到心腦血管病的治療,王擁軍強調了“五個注意”:第一,無論降壓還是降脂、降糖,都要達標。第二,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都要打“持久戰”。第三,對患者要進行危險分層,患者危險性不同,治療力度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危險因素的增加,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法,1+1可能大於2。第四,不能迷信保健品。第五,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心腦血管疾病控制的基石,治療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戒煙、限鹽、適當運動、減輕體重等。
美國心髒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日前公布的“2010
第一、限制脂肪的攝入。高血壓患者烹調時,要選用植物油,減少脂肪類的攝入,此外,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海魚,因為海魚中含有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