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發心梗約50萬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髒重獲血液供應,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120分鐘內。每拖延1分鐘,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死去。”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胸痛中心技術總監向定成教授說,遺憾的是,許多患者都因對心梗救治缺乏認識而錯失最佳的救治時機。
急性心梗發作時,有90%的人會出現胸痛,對於這種胸痛,不同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病人往往說不出痛的具體部位,可能表現為胸悶、壓搾痛,有的甚至有呼吸困難、瀕死的感覺,還可能伴隨有出冷汗、惡心。而且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與運動或情緒變化相關聯,比如動怒時發生胸痛或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則要高度懷疑是心梗。
向定成同時提醒,部分心梗患者並不一定表現為典型的胸痛症狀,而是表現為肩背疼、下颌疼、胃疼、牙疼等看似與心髒毫不相干的症狀,令他們常常耽誤了緊急治療。
如果發現胸痛、胸悶等症狀不能緩解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可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3-5分鐘後胸痛症狀仍不能緩解要再服第二次藥,如果仍不能起效,則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休息一會兒就好”的想法。但臨床調查發現,1/4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會第一時間撥打“120”,而是給自己的家人打電話,等家人趕來後才打“120”,從而大大延誤搶救時機。
此外,不少心梗患者則自行到醫院,認為這樣更快捷。對此,向定成明確指出,“自己送醫有很多弊端,首先,隨意搬動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動,會提高院外死亡率,尤其是患者自行去醫院,因為你越著急、越運動,心率加快,心髒負荷加重,心肌缺血越嚴重。其次,很多人不了解醫院的救治條件,若去的醫院沒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同意會延誤救治。打120急救電話的意義,在於醫院接到120急救中心的指令後,能迅速啟動有針對性的急救綠色通道,搶得救命時間。”
病人一旦確診為心梗,盡快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重新開通血管、挽救缺血的心肌是救命的關鍵。向定成介紹,急性心梗發生後,留給搶救的時間其實很短。心梗後,心肌的血液供應被中斷,如果不及時恢復,心肌壞死的面積就會一點一點變大,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120分鐘內,開通血管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介入治療—支架植入手術,這是全球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越早進行效果越好。
另一種治療方法是溶栓治療,但效果遠不如介入治療,還可能有“出血”的副作用,年齡大於75歲的老年患者,溶栓治療的出血風險更大。但一聽手術或做支架,部分患者家屬往往不太配合,或擔心手術風險,或懷疑醫生是為了多賺錢,要把姨媽姑爹等親戚都叫過來一起商量,導致寶貴的搶救時機白白浪費。因此,為了病人的安危,家屬一定要配合醫生工作,盡快簽字,盡快手術。
(實習編輯:羅冉)
概 述 主動脈夾層水腫又叫主動脈夾層分離,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或主動脈壁間瘤,是指各種原因
概 述 怎麼治療室性早搏更安全?室性早搏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許多人。每一個“室性早搏”人們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