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危害在於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明顯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地危及患者的生命。腦卒中、心衰、心肌梗塞和尿毒症是高血壓的三大並發症,也是高血壓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占人類死亡的首位。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高血壓的研究十分重視,但迄今為止,高血壓只可控制,難於治愈。及早、持久有效地防治高血壓,對減少心腦血管病及尿毒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血壓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常說的血壓,是指所測定的肱動脈壓力。血壓是由於血液循環而形成的動脈壓力。在血循環中,血液由心髒泵出,經過體循環和肺循環,再回到心髒。而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由於心髒的泵作用而形成壓力,這種壓力作用於血管就形成了動脈壓。血壓的高低受心搏擊量、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等因素的影響。 血壓包括收縮壓及舒張壓。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壓”即為收縮壓、“低壓”即為舒張壓。血壓必須維持在一定的范圍,才能保證血循環的正常運行,保證人體重要髒器的供血,維持生命的正常功能。 【高血壓的形成機理】 高血壓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的一種疾病。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平時所說的高血壓是指原發性高血壓。它是病因未十分明確,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獨立疾病,約占高血壓中的80%?90%。多年來,許多學者對高血壓的發病機理進行了解,總結了高血壓的發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高血壓屬多基因遺傳,父母均患高血壓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可達45%。相反,雙親血壓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僅為3%。 2、環境因素 (1)職業 從事腦力勞動和緊張工作的人群患病率比體力勞動者高。城市居民患病率高,且發病年齡較早。原因可能與生活緊張程度、精神心理因素和社會職業有關。 (2)飲食 營養因素與血壓調節密切相關。如果攝入太多鈉鹽,大量飲酒,長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鈣鉀,飲食中飽和脂肪酸過多,均可使血壓升高。平時以素食為主的人血壓比以肉食為主者低,經常吃魚的地區,其血壓水平也較低。 (3)吸煙 吸煙主要通過損傷血管內皮而導致心血管病。吸煙不僅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還可致血壓升高。煙草中的煙鹼和镉可導致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