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別忽視給心髒“消暑”
立秋之後天氣漸趨涼爽,但夏日的燥熱並不甘心輕易“引退”,忽冷忽熱成為初秋天氣的特點。
解放軍254醫院副院長兼該院所屬心血管病醫院院長浦奎說,忽涼忽熱使人體血管時常處於從擴張到相對收縮,又從收縮到擴張的狀態,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是一種健康威脅。而且,在天氣涼爽時,一些心腦血管病患者會放松警惕性,日常起居和服藥失去規律,遇燥熱天氣再度來臨,容易導致疾病急性發作。
對此浦奎提醒說,初秋也不能忽視給心髒“消暑”。夏秋之交高溫天氣仍然會不時出現,人體大量排汗,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機體血容量不足產生血液濃縮,造成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現缺血性損害,引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血管疾病。因此,夏季經常補水的習慣在夏秋之交仍要繼續堅持,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髒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市民,每日應保證飲用8―10杯溫開水或茶水。老年人在睡覺前更應注意補充一些水分,防止睡眠後血流速度下降及血液濃縮。半夜醒來時適量喝點水,降低血液稠度,對預防血栓形成有益。另外,愛出汗的人飲食不能太淡,需要適當增加一點氯化鈉的攝入,出汗太多時可喝一些淡鹽水。
高血壓患者天熱慎減鹽
浦奎說,高血壓患者應控制鹽的攝入量是正確的,但有些高血壓患者由於體胖,天熱時愛出汗,此時就不宜過於控制鹽的攝入量,以防身體出現電解質紊亂。同時,還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鈣、鉀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制品。蔬菜類可選擇冬瓜、黃瓜、苦瓜、番茄、芹菜、荠菜、馬蘭頭、洋蔥、大蒜、蘑菇等,果品類可選擇西瓜、菠蘿、葡萄、草莓、猕猴桃、香蕉、蘋果、山楂等。
天熱時人的外周血管擴張,血壓較平時降低,一些高血壓患者因此自行停藥。夏秋之交遇高溫悶熱天氣或氣溫驟然降低時,極易導致血壓突然升高,誘發中風、房顫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對此浦奎指出,高血壓患者盡量選用長效、緩釋的降壓藥物,且要長期堅持不能自行停用,否則會導致嚴重後果。如服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高血壓時,驟然停用會引起血壓升高,誘發嚴重心血管疾病。此外,由於天熱出汗較多,電解質容易丟失,如果使用利尿劑藥物降壓,容易發生低血鉀。因此高血壓患者天熱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減少利尿劑及含有利尿藥成分的一些復合劑的應用。
夏秋之交六條“護心”良方
秋天是冷熱更迭的季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浦奎說,每年秋天都是心梗的發病高峰期。這是因為秋天天氣轉涼,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髒血管負擔加大,血壓升高,心髒負荷由此加重。此外,天氣忽冷忽熱,變化無常,使人的情緒易處於波動狀態,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對於夏秋之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預防急性心血管疾病,他給出了六條措施:
冷熱都要防初秋季節溫差變化大,要注意隨時增減衣服,夜間防止受涼;陰天下雨時,盡量少外出;氣溫過高時,適當開空調降溫,注意溫度不要過低;在外納涼時間不要過長。
早晚喝杯水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血液黏稠度增高有關。人們經過一夜睡眠、出汗和排尿後,人體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會升高。所以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後,應喝下約200毫升白開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保持大便暢通老年性便秘不僅會延長排便時間,還會因排便用力導致心髒負擔加重和血壓升高。為保持大便通暢,應常吃紅薯、菠菜、竹筍、芹菜、大白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同時應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可服用一些如潤腸丸、果導片等藥物。
早晚散散步散步是老年人最安全的有氧代謝運動,長期堅持可使血壓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降脂藥堅持吃降脂藥一是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二是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臨床研究發現,長期使用降脂的他汀類藥物可以使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體積縮小。因此降脂藥物,尤其是他汀類藥物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是要堅持服用的。
鍛煉講方法如果遇到空氣濕度大、氧氣含量低的陰雨天氣,應盡量避免室外活動。上午9—10時人的血壓最高,是心腦疾病的高發時段,此時心腦血管病人應避免外出鍛煉;中午應適當補充午覺。
概 述 高血脂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也是在心血管系統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對患者的健康產生一定
1、心悸: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髒擴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這些都是導致心悸症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