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護理 >> 飲食調理 >> 防高脂血症從“口“做起 高脂血症的病因和表現

防高脂血症從“口“做起 高脂血症的病因和表現

  為了保證正常的代謝,人體必須每天攝取一定量的脂肪,以補充所消耗的能量,故在人體內脂肪是處在動態平衡狀態的。

  正常人體內的脂肪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即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它們主要存在脂肪組織和血液中。血液中的脂肪常以游離和脂蛋白的方式存在,並維持一定的含量水平。當在異常代謝或致病因素作用下,導致血脂含量過高,並引起相應疾病的過程,就稱為高脂血症。

  1、高脂血症的臨床表現

  正常情況下,成人血甘油三酯含量為0.22~1.2mmol/L,膽固醇含量為3.12~5.20mmol/L。在血脂增高的初期一般無明顯症狀,患者可以正常進食和生活,但長期的高脂血症可以造成一些系統和髒器的病變,產生相應的表現。

  肥胖:約有2/3的高脂血症患者體重超重,表現為體型肥胖。體重的增加可用簡單公式“標准體重(公斤)=身高-110”來估算。

防高脂血症從“口“做起 高脂血症的病因和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不少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由於脂質代謝異常影響到血管內皮細胞的營養攝取,造成血管內膜損害,脂肪組織很容易沉積在血管內膜下層。天長日久,血管內膜發生潰爛、硬化、血栓形成,這是心腦血管病發生的病理基礎。

  脂肪肝:肝髒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器官,包含有許多脂肪代謝的酶,血中的脂肪在載脂蛋白的轉運下送到肝髒進行代謝,供身體使用。當血脂過高時,超出了肝髒代償能力,就會使大量脂肪沉積在肝內,形成脂肪肝,進一步發展還會損害肝細胞,造成肝硬變。

  血粘度增高:由於高血脂會造成血中乳糜顆粒增多,會導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速減慢,很容易堵塞小血管,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2、形成高脂血症的常見病因

  飲食不科學:患高脂血症者大多數有長期的飲食不科學,具體表現為喜甜食、暴飲暴食、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含脂肪和膽固醇的肉、蛋類食品、偏食等,使熱量攝取多於消耗。

  生活不規律:許多患者的生活無規律,喜歡晚睡晚起,進食無節制,容易造成消化吸收功能亢進。此外,體力活動減少也可以造成營養過剩和高脂血症發生。

  患有某些代謝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遺傳疾病等。由於身體缺乏某些代謝酶或因為某些激素水平過高,也可以引發血脂增高。

  3、高脂血症的防治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脂肪肝等一道曾被認為是“都市現代病”,即是由工作腦力化、辦公自動化、交通現代化、營養失衡化等綜合因素造成的。因此,治病要治本,即從源頭防治才會有效,其要點如下:

  (1)合理攝取熱量,保證營養平衡

  正常成人在休息時每日需要25~30,干輕體力活30~35,中度體力活35~40,重度體力活40以上千卡/公斤體重的熱量。按60公斤算每日分別需要1500~1800,1800~2100,2100~2400和2400千卡以上熱量。故可以按上述估計自己的進食熱量,若折成營養成份比例,應該為蛋白質每日需要50~70克、脂肪40~60克,約占全日熱量的1/3,其余的2/3為進食碳水化合物主食(合200~300克)。此外再補充適量的水果、蔬菜、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就能保證營養需求。對於有高脂血症者,每日攝取熱量應略低於正常,而且脂肪攝取要適當減少(具體計算可參考附錄)。

  (2)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鍛煉

  對於長期坐辦公室或以用腦為主的人士,應該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日定時休息,准時起床,定時定量用餐,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提倡像走步、慢跑、游泳、健美這樣的有氧運動,能有效消耗身體中多余脂肪,並可以增強體質。

  (3)定期體檢,了解身體狀況

  體檢是關注健康的最好方式,定期體檢可以了解機體發生的變化,能有的放矢地早期治療一些疾病。與高脂血症有關的指標及臨床意義見附表3所示,供讀者在查體時參考。

  (4)藥物治療

  患長期高脂血症,或伴有脂肪肝、轉氨酶增高、單純飲食控制效果不佳等情況時,就需要服藥治療。

熱門文章
運動員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

   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心髒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並

無症狀血脂異常也要治!

還有許多患者認為,血脂異常是一個慢性問題,比如說現在血脂很高,但是沒有造成明顯的影響,所以可以不去管它;血脂沒達標沒有太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