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介入治療 >> 心血管:什麼是心髒介入治療

心血管:什麼是心髒介入治療

  心血管:什麼是心髒介入治療

  近年來,關於心髒介入治療擴大化、心髒支架濫用的新聞常常見諸媒體。專家指出,介入對心血管疾病來說,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技術,濫用的情況確實存在,但該用的時候也必須用,最關鍵的,是要准確把握適應證,這不僅在於醫生的醫德,而且與技術也有很大關系。

心血管:什麼是心髒介入治療

  必須做介入的兩種疾病:急性心梗和不穩定型心絞痛

  介入治療是一個很寬泛的范圍,只要是通過人體原有通道進行的治療,都能叫做介入,比如通過腸腔、血管等,這樣避免了開胸、開腹,創傷比較小,對於心血管疾病來講,介入主要指放置支架。

  之所以說介入技術的發明,對心血管疾病來說意義重大,很重要的一點就表現在對急性心梗的救助上。急性心梗的救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沒有溶栓、沒有介入的時候,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高達70%~80%,只能輸一些藥物,救助手段非常有限,效果也很不好;第二個階段,就是有了溶栓治療,溶栓讓血管復通的幾率在50%~60%,但死亡率依然在20%左右;第三個階段,就是發明了介入治療以後。上世紀20年代末,德國的一位醫生率先勇敢地把一根導管從自己的靜脈插進去,慢慢通到了心髒,開辟了心髒疾病檢查、治療的全新方式。之後,人們通過把造影劑注入血管,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血管狹窄的情況。

  再後來,介入不僅僅用於檢查,還用於治療,在血管狹窄的地方,放置一個可以撐開的金屬管,貼合在血管壁上,就能讓血管恢復血流,不用鋸開胸骨手術。介入治療用於急性心梗的救助以後,將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降低到3%以下,也就是說,除了極少數高齡、髒器衰竭等情況復雜的患者之外,急性心梗都能得到成功救助。從數據上我們就能看出,介入治療對於急性心梗是必需的,是用來救命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需要做介入治療,那就是不穩定型心絞痛。什麼叫不穩定,就是休息的時候、稍微一運動都會出現心絞痛,或者一天出現很多次的疼痛,或者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的,這種需要做介入。

  而穩定型心絞痛則建議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所謂穩定,就是只有某些特定的情況會誘發心絞痛,比如走路時間長的時候、跑步的時候會出現,稍作休息後症狀能夠明顯緩解,這些不需要做介入。因為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如果放置了支架,兩三年後,支架兩端可能出現狹窄,而堅持用藥物治療四五年後,狹窄的情況與現在幾乎沒有差別,不會有明顯惡化。當然,這種成果必須建立在堅持規范化治療的基礎上,隨意停藥、減藥,容易造成血壓波動、血脂高等情況,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反而會增大。

  心血管狹窄程度不是放支架的金標准有狹窄沒症狀不需要做介入。

  我們都知道,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准,造影也是介入的手段,是通過血管把造影劑注入血管裡,然後通過X光顯影,從造影劑流通的情況看出血管狹窄的情況。心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放置支架?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心血管狹窄超過70%,可以放置支架。

  專家說,這個規定是有依據的,因為研究發現,心血管狹窄只要不超過70%,就不會影響我們的血流情況,也就是說,不影響血流量、血流速度,導致缺血缺氧的發生。但是,血管狹窄70%並不是放置支架的絕對金標准。專家解釋說:“首先,這個70%不容易那麼清晰地做界定。血管就像水管,斑塊就像水垢,水垢是不規則的,可能從這個角度看,有70%狹窄,從另外一個側面看只有60%,再換個角度,堵塞了80%;其次,有些人狹窄雖然不到70%,但是有明顯的症狀,不放置支架就不能正常生活,有些人超過了70%但是沒有任何症狀,這類人也不需要放支架。”

  所以,放不放支架,不僅僅決定於血管的狹窄程度,還要結合患者的症狀,有狹窄無症狀的不需要做介入;另外,還要看狹窄的位置,如果一條很長的血管,斑塊的位置在血管的近端或中端(指離心髒的遠近),這個時候如果狹窄程度比較嚴重,就建議放支架,因為血液在這條血管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面粗的地方變狹窄了,後面細的地方很可能血流會變慢、血流量變少,影響遠端的供血;如果遠端有狹窄,它供血、供養的區域不大,對其他血管影響也不大,就可以不處理;最後,還要看狹窄發生的血管的粗細。我們知道,血管的網絡就像大樹一樣,從樹干分成粗大的樹枝,粗大的樹枝再分出很多細小的樹枝,樹干如果枯萎、堵塞了,就無法給樹枝、樹葉供應養分,較粗的樹枝枯萎了,它供養區域的小樹枝等都會枯萎,但如果是一個很小的樹枝枯萎了,對整棵樹的影響不大,血管也是一樣的道理,大血管狹窄,影響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對於直徑2毫米以下的血管狹窄,不建議做介入。

  心梗,預防重於治療

  運動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效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每年心梗發生人數達到100萬人,死亡率也高達50%,每年死亡50萬人左右,於是,他們不但在治療上下工夫,還在預防上做了很多工作,結果到了2000年前後,他們心梗的發病人數就降低到了每年六七十萬,死亡人數也降低到了二十萬左右。由此可見,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預防,而不是治療。

  早在二戰後,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等國家領導人先後死於腦出血,而他們都有高血壓,在二戰之前,是沒有降血壓這個概念的。於是,一批科學家在美國的一個小鎮弗萊明開始做相關研究,經過近五十年的研究,研究出了五個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的因素,那就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和運動減少。

  這幾個因素都是怎樣影響血管的呢?我們都知道,血液中脂肪含量高的話,特別容易在血管拐彎、分叉的地方沉積下來,然後被一層很薄的內膜包裹起來,這些沉積的脂肪看起來就像熬得很黏稠的小米粥,所以叫粥樣動脈硬化,沉積越來越多,就讓血管的通道變得狹窄。為什麼血壓高也會有影響呢?我們按照正常人每分鐘70次的標准心率,每天就要有十萬次對血管的沖擊,血壓越高,對血管的沖擊力越大。長期血糖過高,容易引起血管、神經的病變。抽煙、運動減少都會影響血脂。

  參照美國對健康人的定義,運動是要定量分級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運動也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效,比如心率達到120次以上的運動,每次一小時,一周要堅持做到3次;慢跑這樣的運動,每次要達到一個半小時,每周堅持四五次;而走路這種運動量小的運動,每次要走到兩個小時,每周也要堅持四五次。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不斷飙升,凡是較大的綜合醫院,心腦血管病區都有好幾個,患者都住不下,我國對心腦血管疾病目前還主要停留在治療上,患者得病了找到醫生,醫生給他治療,在預防這一塊幾乎是空白,但預防的意義要大於治療。

  判斷是否需要做介入,先做運動負荷試驗

  有些冠心病患者,雖然感覺不到什麼症狀,但還是擔心血管的狹窄影響了心髒的供血,長此以往,影響心髒健康。對此,董守仁建議,確實有些患者自覺症狀比較明顯,有些人敏感度差一些,不容易感覺到症狀,有一個試驗能夠幫你判定你需要不需要做介入,就是運動負荷試驗,看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時有沒有心肌缺血。患者上跑步機,40歲左右跑到心跳150次左右,看看監測的動態心電圖上是否顯示有心肌缺血,不同年齡的人需要達到的心率不同,五六十歲的患者只需要跑到心跳120次左右,70歲的患者心跳達到100次即可,這個試驗簡單有效,價格還便宜,200元左右,如果試驗顯示完全正常,不需要做冠脈造影,如果有異常,再做個造影看看狹窄程度。

  支架預計放一兩個,結果放了三四個,是醫德和水平都有問題

  在關於心髒支架的報道中,有不少這樣的案例:醫生本來給患者建議做介入治療,預計放一個或者兩個支架,結果在治療當中告訴患者家屬,還需要再加放一到兩個,結果治療結束,放了三個甚至四個支架。

  介入治療前造影檢查的結果無法對支架數目做預估嗎?這種預計放一兩個,結果放了多個的情況確實存在嗎?

  對此,只有一種情況下可能導致放入的支架數目比預期的多,那就是患者的血管壁內膜比較薄、脆,在放置支架時一擴張血管,血管內膜破裂,內膜包裹的斑塊溢出,導致狹窄部位附近又出現了狹窄,這種情況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會比較容易出現,因為血糖高會導致血管壁變薄、變脆,沒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則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造影會把斑塊的位置、長短顯示得很清楚,支架的粗細、長短都據此選擇,正規治療很少會出現比預期多的情況。

  另外,他還談到,放的支架比預期的多,不僅有醫德問題,還有醫術問題。心髒放支架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放入一個沒有充氣的球囊,到達狹窄部位以後,給球囊充氣,讓球囊把血管擴開,然後讓套在外面的支架撐開,支架與血管壁貼合好以後,給球囊放氣,然後抽出來,支架就留在體內了。有些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做介入時,喜歡用大球囊擴張,血管擴得越寬,支架越容易放,但與此同時,球囊把血管擴得越寬,支架對血管壁的壓力越大,脆弱的血管內膜破裂的幾率越大,有經驗的醫生一般會把血管擴到剛剛能放置支架的程度,讓支架剛好貼合血管壁,就可以趕快撤出球囊了,臨床治療3000例以上的醫生,一般不會出現內壁破裂導致多放支架的情況。

 

熱門文章
高血壓為何是隱形殺手?高血壓危害不在血壓高

很多人被查出高血壓,都會感到十分意外,因為平時並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血壓升高卻沒有症狀,這是因為人的機體有應對各種變化的

噪音影響心髒健康 八大指導原則預防心髒疾病

   瑞典的研究人員針對110名人群做了一組實驗,讓這些人隨身攜帶心髒檢測儀器和測量噪音的分貝儀。實驗結果顯示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