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到底可不可以用手術治療呢?從目前的臨床統計來看,我們發現近8成的腦癱患兒是可以接受手術治療的,但是在這兒要強調一點,腦癱的科學治療原則是以手術與康復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只依靠某一種單一的手段是不科學的,也是無法達到有效治療效果的。
在以往的治療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腦癱兒童的家人往往浪費了很多金錢,也沒有找到正確的治療途徑,更可惜的是因此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針對這一現狀,有必要提醒家長,對治療的全過程提出正確的選擇,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並選擇最佳的治療途徑,更好地把握手術時機。
正確診斷腦癱之後,我們就應該立即采取積極的態度進行早期治療,早期主要以康復訓練為主,亦可以應用一些藥物治療。家長對嬰兒的積極訓練可以促進對環境適應能力的提高,家庭康復和社區康復應該為腦癱康復的主要手段。
同時因為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發育階段,如果在早期即發現腦癱兒童的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而且在早期就按照小兒運動發育規律,及時對腦癱兒童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可以循序漸進地促使他們產生正確運動。
如果早期積極的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療效不穩定時,我們就應盡早地進行外科干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癱兒童的痙攣的肌肉難以和骨骼的生長同步,便會形成各種進行性畸形。及時在康復訓練地基礎上對腦癱兒童進行手術干預,可以避免畸形的發展直至造成過重的殘疾,任何主觀與客觀因素導致手術時機的延誤都將給患兒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比如痙攣型腦癱,目前國內外腦癱外科學界專家均主張在2.5歲左右就可以進行各種方式的解除痙攣手術(FSPR)治療,肌力肌張力調整手術(包括各種術式的肌腱延長術和肌腱切斷術等),但是後者一定要在充分解除痙攣的前提下分期進行,否則不可避免痙攣的復發,長期療效不佳,使手術失敗,還會使人們對手術療效產生懷疑,不願意接受手術,增加開展工作的難度。
不久前我們中心接診了一位3歲多的痙攣型腦癱患兒,因為疾病所致,該名患兒兩腿肌肉萎縮,幾乎邁不開步,雙眼也出現了斜視,假如采用以往的傳統手術方法治療,不僅創傷大,而且容易誤傷健康神經。
這次我們采用內窺鏡輔助下行FSPR術,在多導聯電生理的監測作用下,應用術中連續記錄肢體多塊肌肉的肌電圖和體感誘發電位,脊髓誘發電位使手術更具有科學客觀的依據,避免了經驗性手術,主觀因素決定切除後根比例的失誤,最大限度降低手術的並發症風險,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療效,使肌張力得到全面的下降,並改善平衡功能。這種方法對於了解神經供干和變異情況更准確了,因此對患者來說,切口縮小了,術後效果更好了。
由於各方面的因素,近年來臨床上發現腦癱的孩子逐漸增多。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千分之四的腦癱孩子出現。這部分腦癱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嚴重不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痙攣型腦癱是發病最高的一種,患兒走路時會呈現典型的踮腳尖、剪刀步及腳跟不著地的症狀,此外,其四肢僵硬也十分明顯。
對於痙攣型腦癱的治療,就必須堅持一個手術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片面強調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術的應用會帶來一勞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觀,不科學的。腦癱是有辦法治療的,要有積極的態度,不要悲觀失望,喪失信心,造成終生的遺憾。關鍵在於不同的階段采取最適合的方法介入,才能收到最佳的療效。
目前我們所運用的FSPR腦癱手術就是通過對腦癱患者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可以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手術對於痙攣型腦癱最為適合。
一般在說,在痙攣型腦癱患者2歲半的時候就可以做FSPR手術,早做手術對於痙攣型腦癱孩子來說效果會更加理想,這類患者智力都沒有大的問題,做完手術以後可以很好的配合家長做家庭康復,效果相當理想。
最後要重申腦癱術後康復的重要性。因為對腦癱患兒來說,俯臥抬腿動作能力提高是髋膝關節伸展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下蹲站立動作能力提高是膝伸展和踝屈伸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的結果。所以在手術解除痙攣及降低肌張力後,及時進行合理的康復訓練能有效增強肌力、肌群協調及整體控制力。
例如,痙攣型腦癱患者接受FSPR手術之後的前5個星期是術後康復的重要階段,此時應根據患兒功能障礙的類型及潛在能力的大小,選擇正確的、患兒能在幫助下完成的項目,並在其熟練掌握後再制訂下一步計劃,也可交叉進行,反復進行後達到熟練。
老弱群體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較易發生骨質疏松。然而骨質疏松又容易引起體內血鈣水平降低而發生腿抽筋。如
吃辣椒的4大好處 吃辣椒身材更苗條。 《英國營養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