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40%心肌梗死和29%心髒性猝死發生清晨和上午,腦卒中的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3~4倍。
加強降壓治療是具有治本意義的預防措施。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壓在一天24小時內,並不是像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波動著的。雖然不會像這兩年股市波動那般驚心動魄,但也有著“兩峰一谷”現象。
兩次高峰分別出現在清晨6:00~10:00和下午4:00~6:00,而且前者高於後者。而“山谷”則在凌晨2:00~4:00出現,總體來說是呈白晝升高、夜間降低的趨勢(夜間血壓比白天高峰時期低10%至20%),我們稱此變化趨勢形成的曲線為“勺型曲線”。
清晨,死神光臨的時間
這種夜間熟睡過程中血壓較低,而在清晨的幾個小時中血壓會明顯升高,被稱為“晨峰現象”,這可能與人體的生物節律有關。
長期以來,人類為適應晝夜自然交替,養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因此,人體各系統的功能調節也順應了這種周期性規律改變。所以,黎明之時,主宰心血管系統的自主神經與相關的體液因素(如腎上腺素等),迅即進入興奮和應激狀態,促使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心髒排血量增加,血液黏度和凝固性增強,以滿足日常勞作與腦力活動的需要。
但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這種波動性會更大,清晨醒來之時血壓可能就超出了正常范圍了。據調查,約40%心肌梗死和29%心髒性猝死發生在此時段,此時段腦卒中的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3~4倍,真可謂是死神喜歡光臨的時間。血壓的“晨峰現象”與主要心血管病事件高發時間段“不謀而合”,提示兩者之間有密切相關性。因此,專家特別告誡,控制“晨峰現象”對於預防心血管病事件至關重要,謹防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在黎明逞凶。
加強降壓,將死神擋於門外
那麼,如何才能夠減少“晨峰”時心腦血管惡性事件的發生,將死神阻擋於門外呢?
起床後,先在床上坐一會兒,再下床活動;起床5分鐘內就吃藥,空腹吃藥不會影響藥效或者對胃造成傷害。這些都是一些生活小細節,而加強降壓治療是具有治本意義的預防措施。
除了一向強調的按照醫生的意見進行藥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要求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改善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限酒、限鹽、堅持體育鍛煉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使用作用較強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又平穩的降壓藥物,如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等,每天清晨起床後給藥一次,不僅能控制整個24小時血壓的平均水平,而且能有效阻遏服藥後18~24小時(最後6小時)血壓上升的幅度,這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法。
2.對於夜間與清晨血壓難於控制者,可在午後或睡前再服一次藥(如起床後吃了第一次藥後,傍晚6:00左右再服一次);而聯合用藥者,可分開兩次服用,使藥物對血壓的時間控制范圍更廣。
3.如有條件,可使用藥物定時釋放制劑(COER,controlextendrelease),這種制劑采用吸收後迅速起效的短效藥物,臨睡前服用後藥物在清晨定時釋放,控制即刻血壓,但這類制劑的品種很少,且價格昂貴。
4.定時測血壓(在早上起床後5分鐘內,服藥前測量),如發現任何危險訊號應找醫生就診,及時調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