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如何用藥治療
卒中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人總數的70%~80%,主要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例的20%~30%,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
卒中的防治要正確選擇藥物,做到合理用藥,
治療時應遵循循證醫學的證據,從而以最小的醫療花費獲得最大的療效。缺血性卒中常見防治用藥如下。
1降脂藥物
血脂異常是缺血性卒中以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使得缺血性卒中風險增加。他汀類藥物是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藥物。膽固醇水平正常伴有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證據的卒中高危患者,推薦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以減少卒中/TIA風險。
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應盡早完善血脂檢查。LDL-C2。6mmol/L者,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並定期監測血脂水平。對於有確切的大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或有動脈栓塞證據,以及伴有多種危險因素的缺血性卒中/TIA的高危患者,無論膽固醇水平是否升高,均推薦強化他汀藥物治療,將LDL-C降至2。1mmol/L以下,或將LDL-C降低40%以上,並定期監測血脂水平。現有資料表明,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是安全的。他汀治療前及治療中,應定期監測臨床症狀及ALT、AST及肌酸激酶(CK)變化,如出現監測指標持續異常並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應減量或停藥觀察。
2抗凝藥物
臨床上對房顫、頻繁的一過性腦缺血性發作(TIA)或椎2基底動脈TIA患者可考慮選用抗凝治療。低分子肝素是抗凝的首選藥物,但並非適用於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卒中患者均需進行顱內外血管檢查,包括腦血流圖、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等。對於合並顱內血管狹窄的急性卒中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療有效。如果患者因房顫、夾層動脈瘤等擬長期應用華法林時,可以考慮應用低分子肝素。對於癱瘓程度重、確認必須長期臥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應重視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的預防
,如無出血傾向,建議小劑量皮下抗凝預防靜脈血栓。
低分子量肝素一般優於普通肝素,但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宜用普通肝素。對腦靜脈系統血栓,臨床確診後應對症處理,積極尋找病因,並在相應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凝治療。
3降壓藥物
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mmHg,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6%。有效的抗高血壓治療對於腦血管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s)能夠有效地控制血壓,並可以降低高血壓伴有糖尿病、心房顫動、左室肥厚、頸動脈內膜硬化等患者發生卒中,推薦ARBs作為高血壓患者預防卒中的一線用藥。ARBs有較好的耐受性和依從性,長期應用有利於減少腦卒中的發生和再發。長效鈣拮抗劑(CCB)不僅有較好的平穩降壓作用,還有明確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因此長效CCB可作為高血壓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疾病的首選藥物。腦血管病急性期及伴有重度腦血管狹窄的患者,降壓治療應慎。
4rt-PA藥物
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應該使用rt-PA類藥物進行溶栓治療。rt-PA類藥物是目前被證實治療超早期腦梗死最有效的藥物。循證醫學證明,對符合適應症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在起病3小時內靜脈給予rt-PA溶栓治療,療效優於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後循環腦梗死的溶栓時間窗可適當延長。溶栓治療應在有經驗的醫院,由經過培訓的醫師來操作。
平遙長齡腦血管病醫院始建於1990年,是晉中市衛計委批准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頑固性疼痛的專科醫院。特色科室有神經內科,疼痛科,中醫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2005年率先在山西首家開展的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治療三叉神經痛。開展射頻熱凝聯合三氧介入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症、三氧自體回輸治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及並發症,重症肌無力,帕金森。重點技術有腦血管病針灸康復,超聲可視化結合電刺激引導肉毒毒素注射治療痙攣性偏癱和面肌痙攣,超聲可視化引導下介入治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肌筋膜綜合征,肩周炎等頑固性疼痛。醫學影像科(超聲):頸動脈超聲聯合彩色經顱多譜勒腦超(TCD)開展了腦卒中篩查,可實時觀察頸動脈和腦動脈斑塊,狹窄、閉塞,對腦卒中防治有很高的臨床價值。醫學檢驗科:新開展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查,對高血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腦血病的診斷有了進一步的發現。新開展了超敏C反應的檢查,對病情有了比較准確的判斷,對腦血管病的治療提供有效的證據。
48歲的李先生最近視力下降得厲害,趁著國慶假期就去醫院做了個檢查,醫生仔細查看後,讓他去量一量血壓。李先生覺得莫名其妙,
人們吃紅肉是否影響心髒健康?不少人對此表示疑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美國“網絡村”網站上刊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