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中風又叫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由於該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以及並發症多的特點,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據資料顯示,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中風,每20秒就有一人因中風而死亡。而我國是中風高發國家,每年有150萬—200萬新發中風病人。全國腦中風患病率年均增長7.6%,呈“井噴”態勢。
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白良說:“我院每天接收的中風患者大約30—50名左右。近年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可以看出中風病人在逐年增加。患者年齡以50—70歲之間居多。”26日,白良告訴記者,中風是腦血管出現問題,令腦細胞失去血液、氧氣和養分供應,最終令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繼而影響到該部分腦細胞所控制的功能,如活動及語言機能,妨礙患者自我照顧能力。對於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預防中風,白良給出了以下建議:
中風前兆不可忽視
6日,今年45歲的余作松正在家中休息,突然發現自己說話吐詞不清,左手不能隨意活動,並伴隨頭昏症狀。於是隨即來到市人民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為中風。
“中風發作時往往很突然,但之前還是有先兆。”白良說,“絕大多數中風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而發出的各種信號,包括突然頭暈、肢體麻木異常、眼睛突然發黑、說話吐詞不清等,如果有了這些前兆,應該立即去正規醫院進行中風篩查,把握治療的最佳時機。”
及時送醫是關鍵
“由於及時送醫,余作松中風程度較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人下肢已恢復正常,目前只有左手無力。”白良表示,一旦發現病人有中風前兆,哪怕只是非常輕微的症狀,也應立即送到大型正規醫院,不能麻痺大意,更不能擅自服藥而延誤治療,“不要以為病人症狀看起來輕微就以為可以拖延,拖延時間會造成病人病情加重。許多患者因延誤治療,錯過黃金搶救期,從而留下偏癱、智力衰退等各類後遺症。時間就是生命,快速送醫是關鍵。”
高危人群務必篩查
中風篩查對於高危人群十分重要。如果有中風家族史、患有冠心病、“三高症”、平常有吸煙、喝酒的習慣,並且不喜歡鍛煉、飲食不均衡、經常頭暈頭痛、長期從事緊張工作,以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務必進行中風篩查,做到防患於未然。
白良說,老年人容易患有各種血管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隨時掌握變化情況。其次,平時要注意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進食高膽固醇及高動物脂肪食物,同時做適當運動。隨著夏季到來,天氣開始熱起來,白良提醒,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血管病的老年人應摒棄“中風在寒冷季節才會高發”的觀點,因為當氣溫上升到32C以上時,身體容易因缺水導致血液粘稠,使輸向大腦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風的發生幾率。
中青年預防意識不可少
預防中風,不僅是關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對中青年人來說,也應增強預防意識。據悉,目前中風有發病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中青年人也會突發中風甚至落下偏癱。余作松就是一個病例。”
白良說:“現在中風年輕化,因為年輕人不重視,人到中年時,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有壓力,這時他們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保護自己的身體,如果加上有抽煙、喝酒等嗜好,就容易引起中風。”
白良表示,中青年患中風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抽煙、喝酒、熬夜、高脂肪飲食、過度勞累等都能導致中風。此外,代謝異常、血液病、心髒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也是誘發中風的因素。因此,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查找原發病並治療是中青年遠離腦卒中的關鍵。
積極治療預防二次中風
“第一次中風並不可怕,發生中風後,一定要到醫院找出原因,然後進行治療,避免二次中風。”白良提醒,在第一次中風之後,要馬上通過藥物等干預措施減少復發率,因為中風的復發風險很高。
白良介紹,預防二次中風同樣要注意控制高血壓、高血脂,治療心髒病,戒煙酒,還要調整心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此外,就是吃藥,抗血小板聚集的藥一般需要終生吃。“如果對阿司匹林不過敏,病人一定要終生吃,通過吃藥可以避免二次中風。”白良說。
目前,腦卒中已成為我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其發病率每年在以8.7%的速度迅猛增長,全國每年新發大約200萬例,死亡15
疾病症狀 心房顫動時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間,節律完全不規則,心音強弱、快慢不等,脈搏也強弱不等,同一分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