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輸液預防腦卒中不靠譜 切莫踏入五大誤區

輸液預防腦卒中不靠譜 切莫踏入五大誤區

  輸液預防不靠譜

  國內目前輸液藥物通常是中成藥提取劑,如血栓通、血塞通、銀杏葉制劑等,作用大同小異,主要在於改善血液流變學,以活血化瘀、減輕血液黏稠度為主。個別藥物有輕微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

  從醫學道理分析,這類中成藥對改善腦供血有一定作用,如果患者有頭暈、偏身麻木症狀,輸液對改善供血有一定幫助,頭暈症狀會隨之減輕,但對預防腦中風起不到有效作用。然而記者了解到,很多老人對輸液的認可程度非常高,一到秋冬換季就到醫院,主動要醫生給開幾針吊瓶。無論醫生如何解釋,都堅持要輸液,有人很肯定地表示自己輸完很舒服,不輸就會犯病。高平直言,患者有這樣的感受主要是心理作用。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輸液藥物直接進入到血液,減少了口服藥經胃腸道吸收環節,起效更快,但反之代謝也很快,輸入體內的藥物很快會代謝掉排出體外,一般患者要輸十天到半個月,寄希望於十天的藥物在整個冬天都起效是毫無道理的。

  輸液不當反而弊大於利

  輸液不僅起不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反而還可能給身體帶來風險。不少老年人稍事活動就氣喘吁吁,實際已經處於慢性心功能不全狀態,但自己並不知道。對正常人而言,輸入250毫升液體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對心功能不全的老人來說,體內增加液體後會導致心衰加重。如果輸液時速度控制不好、速度過快很可能引起心衰突然發病。另外,無論西藥還是中成藥,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髒、腎髒的代謝,輸液也會增加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負擔。第三,輸液屬於人為方式將藥物注射到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即便消毒措施再嚴格,理論上也存在感染的風險。臨床上,因輸液引發局部發生靜脈炎的病例屢見不鮮,還有很多患者對藥物本身或因中成藥提純不夠出現輸液反應,輕者寒顫發抖重者會發生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甚至休克,那就得不償失了。

  預防腦卒中復發從發病環節入手

  想預防復發,關鍵要從腦卒中的發病環節入手,防止血小板聚集,並且針對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及時干預。

  防止血小板聚集關鍵是選擇正確的藥物並堅持長期服用很關鍵。抗血管聚集類藥物,最經典的是阿司匹林,需要長期規律服用,多數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好,但也有些患者擔心潛在的出血的風險不敢堅持吃。高平表示,阿司匹林預防卒中的療效及安全性有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被國內外一致推薦為卒中預防的一線藥物,總體來講利大於弊,患者獲益遠大於出血的風險,不必過於擔心。如果實在擔心可請醫生進行評估。但吃一段停一段,是起不到預防作用的。

  除了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還要針對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顫、頸動脈狹窄等進行干預。我們建議要定期體檢,很多患者出現血糖、血脂升高或頸動脈形成斑塊後沒有症狀,本人也不知道,通過定期體檢能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從而酌情控制。

  對於已經得過腦血管病的病人想要預防復發醫學上稱為二級預防,這些腦卒中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對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一般都很明確,需要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醫生首先評估危險因素的嚴重程度,即進行危險分層(屬於高危、中危還是低危)。危險程度不同血壓、血糖、血脂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值也各不相同。另外患者的治療方案並非一成不變,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後要定期復查,根據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血壓、血糖值的改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保持血壓平穩改善生活方式靠自己

  腦卒中發病原因很多,並非只在秋冬季節發病。不過從臨床上看,秋冬季節,腦血管病患者確實會多些。分析原因與氣溫、血壓變化不無關系。冬季天冷,身體身體要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讓體表的血管收縮,以便減少身體熱量的散發。而腎上腺素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另外,秋冬季節人體的血壓值也容易偏高。血壓的波動、不穩定變化是腦卒中的誘因,血壓保持平穩時就好像船只行走在風平浪靜的大海裡,如果血壓時高時低,就像在大風大浪裡行船,翻船的機會勢必會增加。所以冬季服用降壓藥時應盡量選擇長效藥,保持血壓24小時平穩。

  如今,心腦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發病率年輕化趨勢日漸明顯。高平表示,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根源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運動少、久坐不動、吃得油膩、年輕人熬夜、工作應酬少不了喝酒……飲食結構不合理會導致代謝紊亂,進行卒中預防歸根結底的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合理改善膳食結構,高血壓患者要低鹽低脂飲食,並且定期體檢,發現危險因素後請醫生及時調整

  誤區一:腦卒中是老年人“專利”

  范先生是一家企業的中層領導,平時工作十分繁忙,加上臨近年底,應酬增多,近來總覺得疲勞乏力。一天晚上回家時,他突然覺得下肢乏力,連上樓梯也十分費勁,家人勸他去醫院檢查,可范先生卻認為自己還年輕,好好睡一覺就會好轉。

  第二天一早,范先生剛想起床,突然發現下肢完全無法活動。家人趕忙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范先生前一天晚上的症狀就是腦梗死的表現,拖了一晚才來就診,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近來隨著天氣轉冷,突發性腦梗死、腦出血的急診患者有所增多,其中不乏一些工作繁忙的中年人。這主要是因為天氣轉冷,人體血管受寒冷刺激而收縮,造成血壓上升引起的。加上一些中年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忽視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療,而這些疾病都是腦卒中的“導火線”。

  腦卒中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腦中風”,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兩類。腦卒中不但發病率高、且致殘率和死亡率也很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每15秒鐘就有一個卒中新發病例,每21秒鐘就有一人死於卒中。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來腦卒中的發病正趨於年輕化,約有33%的腦梗死病人年齡在65歲以下。

  誤區二:只有高血壓患者才需防中風

  高血壓是引發腦卒中的頭號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病史者發生腦卒中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1.3到2.4倍。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有可能誘發缺血性腦卒中,且高血壓發病時間愈長,腦梗死的發病率愈高。

  除了人們熟知的高血壓外,以下疾病都是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心髒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房纖顫、心髒瓣膜病等在內的各種心髒疾病,都可能增加腦梗死的發病危險。大約有近半數的老年人心源性腦梗死都是由房顫所致。

  糖尿病。糖尿病並發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及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原因。

  高血脂症和肥胖症。血漿膽固醇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有密切關系。降血脂藥物能明顯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

  此外,短暫性腦缺血,炎症,以及育齡婦女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流產或分娩後,由於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波動較大,也有可能誘發腦卒中。

  除了上述疾病外,長期吸煙和酗酒也會使血液黏滯並降低腦血管的舒縮功能,從而增加腦梗死的發病幾率。

  誤區三:迷信“特效藥”,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眾所周知,高血壓病人在冬季易發生腦卒中,但如果血壓降得過快、過低,也存在突發腦梗死的危險。這主要是因為慢性高血壓患者的腦組織已經適應了偏高的血壓水平,若血壓過快地降低到所謂的正常水平,反而會引起腦缺血,導致腦梗死的發生。

  有些患者一味追求降壓“特效藥”,把腦卒中的長期預防當作“突擊行為”,為了突擊預防腦卒中而盲目輸液降壓。這種做法並不科學,因為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完全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誤區四:加強晨練就能預防腦卒中

  適量的運動有利於降低老年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也可降低老年後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老年人習慣於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外出進行鍛煉。劉振國主任告訴記者,近來,在晨練時突發半身不遂的病例屢見不鮮。這是因為,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說,凌晨至上午正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過早起床出門鍛煉,不但寒冷的天氣容易引發腦梗死,而且劇烈的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肌肉,導致腦部供血減少,更易誘發腦梗死。

  因此,老年人在冬季的運動時間不宜過早,且一定要量力而行。特別是在冷空氣突然來襲的時候,老年人最好等身體適應了寒冷天氣,再選擇陽光好、較暖和的中午時間出門鍛煉。外出時頭部一定要保暖,帽子、手套、圍巾都不可少。

  誤區五:忽視腦卒中早期症狀

  腦卒中是急診中的急診。時間是大腦功能能否恢復的關鍵因素。為爭取到有效的治療時間,患者本人及家屬一定不能忽視以下這些腦卒中的早期症狀:

  第一,眼前發黑看不清東西。

  第二,一側肢體出現麻木感。

  第三,不能講話或講話不流利。

  第四,一側肢體無力或不能活動。

  第五,眩暈並伴有惡心嘔吐。

  有些前兆症狀通常只會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最多不超過24小時就可能得到緩解,因此很容易被忽視。患者出現這些症狀後,家屬應該及時把患者送到就近的條件設施較好的大醫院進行治療。

  腦卒中治療是否及時、合理,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程度。家屬應向醫生仔細描述患者發病的時間、狀態以及重要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這對疾病的初步診斷和搶救很重要。

  (實習編輯:梁慧儀)

熱門文章
高血壓的飲食禁忌

   第一、過量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動物內髒、魚籽、蝦、蟹黃、墨魚、牛髓。   甘溫補虛之物,

高血壓病治療八注意

盲目降壓。首先弄清是否因腎髒疾病、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動脈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壓。須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