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測你的血管年齡
方法一:
動脈硬化指數(AI)=[血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是國際醫學界制定的一個衡量動脈硬化程度的指標。它的正常數值為<4。
如果一個人的動脈硬化指數<4,反映出其動脈硬化的程度不嚴重或在減輕,數值越小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輕,引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低。
如果動脈硬化指數≥4,說明已經發生了動脈硬化。數值越大,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重,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高。
方法二:
1、最近情緒壓抑。
2、過於較真。
3、愛吃方便食品及餅干、甜點心。
4、偏食肉類。
5、缺少體育鍛煉。
6、每天吸煙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
7、爬樓梯時胸痛。
8、手足發涼、麻痺。
9、經常丟三落四。
10、血壓高。
11、膽固醇或血糖值高。
12、親屬中有人死於腦卒中、心髒病。
以上符合項越多血管年齡越高,符合項在0-4項者血管年齡尚屬正常;符合5-7項者,血管年齡比生理年齡大10;達到8-12項者,血管年齡比生理年齡大20。
揪出心髒隱疾不能單靠常規體檢
“好好一個人,怎麼說走就走了,上個月才剛體檢完,沒發現什麼問題啊!”我們每當聽到有人猝死,在惋惜的同時也會覺得不能理解。中國每年死於心源性猝死的人多達55萬。這意味著,每天至少1000多人猝死。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生前大多有基礎心髒病,比如冠心病、心功能衰竭、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等,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隱匿的心髒病,普通的體檢很難發現,一旦犯病由於毫無准備,更易發生猝死。
方鹹宏主任醫師介紹,很多單位的體檢只是做個常規心電圖。心電圖是目前檢測心髒基本生理的一項檢查,包括心髒活動情況、跳動的快慢、節律是否整齊等,通過心電圖,醫生能夠對心髒問題有一個基本和初步的診斷。不過,常規心電圖主要了解在檢查前後一小段時間內心髒的狀況,比如有冠心病急性發作時才會被心電圖發現,而多數人體檢時處於冠心病的靜止期,病變並不能被心電圖及時發現。
動態心電圖可以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包括活動、進餐、工作和睡眠等不同情況下的心電圖資料,能夠發現常規心電圖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不過,方鹹宏提示說,動態心電圖也不能了解整個心髒的缺血情況。所以說,只檢查常規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容易造成隱匿性心髒病的漏診。
方鹹宏介紹說,許多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動脈已經很狹窄了,但在休息、放松的狀態下,動脈血流量尚可維持正常而無心肌缺血現象,心電圖顯示正常而造成漏診。因此,醫學上可以通過運動或藥物負荷的方法,給心髒以負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肌缺血。常見的檢查有平板運動試驗和負荷超聲心電圖,建議4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的人,每年做一次以上檢查。若明顯有心肌缺血表現,就要懷疑是冠心病,再做CT或冠狀動脈造影看冠狀動脈是否狹窄。
對於年齡過大或膝關節有問題,不適宜跑步的人,可以選擇做負荷超聲心髒圖,以了解受檢者心血管系統對負荷的反應狀況。
人的生理年齡和“血管年齡”可能有很大的差異,30歲的人可能有60歲的血管。“不可能吧?!”很多人聽到這一說法都會有這樣的反應,“我沒感覺到任何不適啊”。然而,沒有感覺不代表沒有危險,如果把血管比作自來水管,管道內壁有很多結垢、生銹,堵塞了50%,你仍然可能完全沒有感覺,一旦在某種誘因下就可能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事件,許多猝死就是這樣發生的。
想知道你的血管年齡嗎?哪些因素導致你的血管提前老化?又如何讓血管保持“年輕態”?看完《健康周刊》的本期策劃,相信您會心中有數了。
三個指標評估血管健康度
心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與動脈同壽”,是指人的衰老與血管老化程度密切相關。血管滋養了我們的生命,但我們並沒有真心關心過血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李榮教授介紹說,血管的老化是種自然現象,人在幼年時期動脈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這時輸送血液的能力很強,器官和組織一般不會發生缺血、缺氧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面提到的三個血管指標就發生了變化,就像我們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久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銹。血管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血管內壁上越積越多,一開始只是點狀的,接著變成條紋狀的,再後來就是塊狀的,叫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除了會讓血管壁疙裡疙瘩、凹凸不平,血管壁的口徑越來越窄外,血管壁的柔韌性也隨之降低,血管開始硬化,血流受阻。更為可怕的是,這些斑塊表面的“纖維帽”會破裂,造成斑塊內容物與血液發生反應,在短時間內形成血栓,使得腦或心髒上的大血管突然阻塞,造成腦卒中或急性心肌梗死。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方鹹宏主任醫師介紹說,很多人相信自己的感覺,說我沒感覺到任何不適啊,但這種感覺是不靠譜的。當血管堵塞20%-30%時是沒有任何症狀的;當血管堵塞50%時,大部分人在大多數時間仍完全沒有感覺,只有在特別激動或特別勞累等誘發因素下,才可能出現心、腦的缺血,甚至直接誘發腦卒中或心肌梗死。
在生理性老化的基礎上,有些人受某些疾病或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血管會出現提前老化,這叫做病理性老化。血管的提前老化並不僅僅是檢驗報告上的數字那麼抽象,而是非常直觀、顯而易見的。方鹹宏說,在為患者進行血管介入手術或冠脈造影時,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他們的血管情況。有的人很年輕,三四十歲,可是血管已經像個七八十歲老人的血管了——血管造影可看到血管管壁疙疙瘩瘩,有的堵塞嚴重的只剩下一條縫了。這部分人群除了有遺傳疾病的患者外,大多數都有共性,比如說工作壓力大、吸煙、超重、肥胖、從不運動或少運動、經常熬夜,血壓或血糖值超標或接近臨界值。
是什麼讓你的血管提前老化?
餐餐大魚大肉
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常在外面應酬,餐館裡的菜肴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清淡飲食,限油限鹽、多吃有利血管健康的食物
晝夜顛倒,
打亂血管生物鐘
三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單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為“熬夜族”。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凌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髒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時,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長期“晝夜顛倒”的人,患心髒病的風險會比規律作息的人增加一倍。
如果你實在無法保證規律、充足的睡眠,不妨睡睡子午覺,就是每天子時(晚23時至凌晨1時)和午時(中午11時至下午13時)按時入睡,這樣可以用較短的睡眠時間獲得較大的休息效果。
一天兩包煙
一天兩包煙,血管易“中毒”。“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美國科學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還有研究發現,熬夜時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戒煙!
運動少
運動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視。如果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髒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問題,這幾率就會變成4倍。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平時只開放100-200根,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並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最好一周有兩到三次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以上。實在不願意運動,可以在浴室裡做做“血管體操”。每晚睡前用冷熱水交替淋浴,熱水溫度為40℃-44℃,冷水溫度為12℃-16℃。做“操”時先冷後熱,交替5-10次,每次持續2-3分鐘,最後以熱水浴結束。這種血管體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時“沖走”血管內的垃圾。
(特別提醒,如果本身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是否能做血管體操要先咨詢醫生。)
高血壓、糖尿病
沒有症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控制好你的血壓和血糖!
肥胖
肥胖易與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結緣,從而使血管的老化程度大大提高。
無論男女,不要將減肥只定位在求美的層次,而應從保護血管健康的高度來認識。
壞心情
壞心情傷血管。瑞士專家最近證實,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笑一笑,十年少。
(實習編輯:徐建霞)
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每個人都曾發生過窦性心動過速,因此,窦性心動過速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當一個人剛剛完成一
腦動脈硬化症指腦動脈硬化後,因腦部多發性梗塞、軟化、壞死和萎縮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動脈硬化性癡呆,假性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