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禮儀大國,每遇結婚、生孩子、過生日、特別是過春節等喜慶的日子,都免不了要擺桌宴請。高朋滿座,喜氣洋洋,便胃口大開,開懷暢飲且吞雲吐霧,此時你可知道,許多冠心病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恰恰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那麼,飽餐為什麼易引起心絞痛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基礎醫學研究表明,人類每餐以後都存在所謂“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即每餐以後人體的產熱量,即使在安靜狀態下,也會大大增加,飽餐更加明顯。這意味著飽餐後人體代謝需氧量也會大大增加,心髒必須加倍工作方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從而,使心髒的負荷水平也大大增加。
(2)飽餐後,機體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物質,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腸道分流,使其它組織血供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顯增加,從而影響了冠狀動脈的供血。
(3)飽餐,特別是飽脂餐的血脂水平驟增,血液粘度增大,從而引起血流速度緩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髒負荷增加,同時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堵塞冠脈。
(4)有資料表明,飽餐使外周血壓明顯下降,原有高血壓者血壓下降更加明顯,並且將持續1小時左右才恢復到餐前水平;若伴大量飲酒,血壓下降更明顯(第十三屆世界高血壓會議上,有學者認為,飲酒後5小時內血壓下降,以後恢復至正常水平)。當血壓下降突然而顯著時,會影響冠脈灌注壓。
(5)親朋相聚,情緒高漲,則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增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總之,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以上因素綜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供血減少,凝血機制加強,從而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警惕飽餐引發心絞痛
從事同樣的體力活動(如走路),常常是在飽餐後心絞痛發作。飽餐引發心絞痛的原因是:
1、飽餐後人體代謝需氧量也會大大增加,心髒的負荷也大大增加。
2、飽餐後,機體為充分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腸道分流,使其他組織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顯增加,從而影響冠狀動脈的供血。
3、飽餐後,血脂水平增高,血液黏度增大,從而引起血流速度緩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髒負荷增加,同時血小板易聚集導致血栓形成,堵塞冠狀動脈。
4、飽餐使外周血壓明顯下降,原有高血壓者血壓下降更明顯,若伴有大量飲酒,血壓下降更明顯。當血壓下降突然而顯著時,會影響冠狀動脈灌注壓。
因此,提醒冠心病患者,節日期間一定不要暴飲暴食。
按摩八個方法可預防心絞痛
①點按內關穴。先用右手拇指點按左前臂上的內關穴,再用左手拇指點按右前臂上的內關穴,雙側每回點按不少於20次,多則更好。
②揉按膻中穴。膻中穴位於胸骨中線上,與第四肋間隙平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用大拇指點按在此穴位上,先順時針方向輕輕揉按,再逆時針方向揉按,每次各30下,動作要緩慢、均勻、有力。
③推按胸腹。兩手掌根上下交替或疊在一起,自胸部膻中穴向小腹部緩慢有力推按,每回30次,自覺舒適為度。
④梳刮胸肋。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輕握拳,指背成梳狀,放在前胸上,雙手四指由胸部自上而下,沿肋骨間隙由胸前向腋下平推擠按,每回30次,動作要緩慢柔和,指背關節用力。
⑤按摩至陽穴。至陽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第七肋間,第七肋間水平線與脊背正中線之交點即為至陽穴所在。心髒功能不好者,會在此處有明顯的壓痛點。患者發生心絞痛時可讓家屬反復用掌根對患者的壓痛點按摩,直至局部充血、症狀改善、痛點消失為止。
⑥輕拍後背。雙手放松,輪換用手背沿脊柱兩側由上往下輕輕拍打,視體力每回可連續做20—30次。
⑦輪轉兩臂。兩腳同肩寬站立,肩部和上肢放松,靜立數秒鐘,做均勻的深呼吸,並同時將雙臂向後大幅度輪轉,每回30次,動作要緩慢均勻。
⑧拍打肩背。兩腳分開站立,與肩等寬,以腰為軸,甩開雙臂,左右輪轉,以一手掌內側和另一手掌背側對肩和腰背上下交替拍打,此法要連續做20—30次,動作要緩慢、均勻,掌指拍打要強勁有力。上述八法有益氣、活血、化淤、止痛、強心等作用。此八法貴在堅持,只要持之以恆,對預防心絞痛會有很好的效果。
(實習編輯:徐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