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其他綜合 >> 膽固醇還是要分“好”與“壞”

膽固醇還是要分“好”與“壞”

   近日,一篇有關膽固醇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裡肆意流傳。文章說,美國政府修改了40年以來的錯誤,在新版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取消了每日攝入膽固醇總量的上限,認為膽固醇沒有好壞之分。文中還引用了《英國醫學期刊》(BMJ)刊登的拉姆斯登·克裡斯托夫等人的研究結果稱,用植物油替代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但並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所以即使有心髒病的大部分人群,膽固醇的攝入量都可以維持正常水平。這篇網文似乎一下子為壞膽固醇平了反,也被不少人頻繁轉發。事實真是這樣嗎?這個觀點是媒體誤讀還是科學結論?本報特求證相關專家,告訴你真相。

膽固醇還是要分“好”與“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取消膽固醇攝入上限,主要是為身體機能正常的人提供一級預防建議,即針對的是沒出現高膽固醇血症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般情況下,約七成以上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且由於不同人遺傳等因素不盡相同,因而取消了規定膽固醇攝入上限。但要強調的是,該指南並未否認高膽固醇血症的危害。     楊清表示,尤其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膽固醇還是要分“好”與“壞”,這是在長期臨床觀察的基礎上提出的,也被大量研究所共識。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是“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會附著在血管壁上,一旦過量會導致動脈硬化,因而被稱為“壞膽固醇”。它就像沉默的殺手,不斷破壞血管健康,卻無明顯症狀:使血液變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塊,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引發冠心病等。不穩定斑塊破裂或脫落,會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卒中。2010年瑞典斯德哥爾摩膽固醇試驗共同研究組(CTT)發現,隨著降低LDL-C幅度逐漸增大,心梗等心血管事件會隨之減少。     拉姆斯登克裡斯托夫等人的研究,是對1968年至1973年完成的明尼蘇達冠狀動脈實驗(MCE)數據的再分析,這一研究旨在探討,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替代飲食中飽和脂肪能否降低膽固醇水平並改善患者預後。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應用植物油組受試者總膽固醇水平多降低12.8%,但冠心病事件與心梗發生率並未減少。其實,這與早期的降脂治療試驗如應用安妥明進行的“WHO協作試驗”,用吉非貝齊進行的赫爾辛基心髒研究等,得出陰性結論的原因相同,即膽固醇降低幅度過小。這些藥物等方式降膽固醇作用不夠強及藥物不良反應多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降低膽固醇的益處。有研究顯示,一般對於臨床干預試驗,只有組間膽固醇降幅超過20%時,患者才可能顯示出明顯的獲益。     此外,關於高膽固醇血症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長期的流行病學觀察、分析早有定論。始於1973年的奧斯陸一級預防試驗表明,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攝入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發病率和心血管事件發生率;1994年關於他汀的研究也發現,他汀大幅度降低膽固醇水平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與全因死亡率。     還需提醒患者的是,關心醫學進展是好事,但一定不要自行解讀科學結果。要充分相信醫生,嚴格遵醫囑治療。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推薦,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患者,要遵醫囑,堅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治療,預防心梗腦梗復發。  
熱門文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臨床病因有哪些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進行的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以下因素與冠心病發病密切相關,

高血脂的家庭治療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富貴病悄然無聲地盯上現代人,高血脂就是其中的一員。那麼高血脂的家庭治療措施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