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疾病診斷 >> 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是腦血栓形成的簡稱,系因局部血流緩慢,血管內皮損傷,血液粘稠度升高等而逐漸形成血栓而阻塞血管的一種常見疾病。

  1、腦血栓的形成: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蹒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先兆信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先兆症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栓的前兆表現。

  2、腦血栓的早期症狀

  許多人對腦血栓感到頭痛,這不僅在於它的發病率高、症狀重、病程長、康復慢和好復發等特點,而且是因為這種病常常在人們休息、靜止甚至睡夢中不知不覺地發作,難以預防又難以及時發現。不過,只要認真並仔細觀察病人發病前的表現,也還是能夠抓住它的一些蛛絲馬跡的。歸納國內外的臨床資料,可以把下列7種異常現象作為產生腦血栓的早期症狀:

  1、近期出現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2、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

  3、忽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裡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

  4、時常頭暈,有的甚至突然暈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5、近期曾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工作效率降低。

  7、檢查出腦動脈硬化(眼底檢查)或高血壓,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腦血流圖有供血不足的改變。

  有以上情況者近期更可能發生腦血栓。出現這些現象,不必驚慌。應注意請神經內科醫生診治,馬上休息或停止一段時間的工作;病人應該嚴格按醫囑用藥,保持居住環境的安靜。這樣就有希望防止腦血栓。

  3、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

  1)患者發病前曾有肢體發麻,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視物模糊等征象。常於睡眠中或晨起發病,患肢活動無力或不能活動,說話含混不清或失語,喝水發嗆。多數病人意識消楚或輕度障礙。面神經及舌下神經麻痺,眼球震顫,肌張力和腹反射減弱或增強,病理反射陽性,腹壁及提睾反射減弱或消失。主要症狀表現為:

  (1)該病發病年齡一般比腦出血的發病年齡略高,多發生於55~65歲的中老年人;而且男性多於女性。

  (2)腦血栓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如睡眠時,而在急起或夜間去廁所時方發現半身失靈或偏癱。起病緩慢,逐漸加重是其很重要特點。

  (3)發病後多神志清楚,無意識障礙。

  (4)根據血管閉塞部位的不同,臨床表現症狀也不同。屬於頸內動脈系統血栓形成者,以出現對例偏癱、感覺障礙或失語等為主要症狀;發生在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栓形成,則多見眩暈惡心、嘔吐復視、交叉性運動及感覺障礙、構音障礙、吞咽困難、飲水發嗆等症狀。

  (5)腦血栓患者多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以及高血壓而不服腦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史。

  (6)該病的病死率較其它腦血管病為低,但大面積梗塞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不易恢復,往往留有較嚴重的後遺症。

  2)理化檢查

  腦電圖:兩側不對稱,病灶側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節律。

  腦血管造影:顯示動脈狹窄、閉塞及病灶周圍異常血管等。

  腦超聲波:病後24小時可見中線波向對側移位。

  CT掃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區域出現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區。

  血液流變學: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體外血栓長度增加。

  4、腦血栓後遺症的症狀

  腦血栓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單癱、偏癱、失語等,藥物對這些後遺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系統康復。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復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像帶,在家自己進行。康復宜及早進行。病後3~6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於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有的病人病後出現吞咽困難,這是由於主管吞咽的肌肉癱瘓引起的。病人在吃飯,尤其是喝水時出現嗆咳,甚至食物從口鼻處噴出。此時要注意不能勉強讓病人進食水或藥物。對輕型病人可讓其進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軟飯等。將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爛切碎拌在飯裡,避免過稀過干的食物,這樣容易被吞下。口服藥物如無禁忌,可研碎後拌在食物裡。

  重症病人則需要鼻飼飲食,即通過鼻孔將一根膠管插入胃內,將米湯、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同樣可將口服藥物從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藥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顆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飼飲食在一定階段是保證治療的必須手段,直接關系到病人搶救的成敗。有的病人和家屬不願接受胃管,讓病人勉強吞咽,這樣很危險,如果食物誤吸入呼吸道,輕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實習編輯:黃翠君)

熱門文章
中風的家庭治療措施

家庭治療措施  ●應急措施  病人發病時,若處於清醒狀態,搶救者不要驚慌失措,以防病人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出血更多;若病

【科普】關於血脂10大常識!

雖然大家都知道高膽固醇會增加心髒病的風險,但與其相關的一些信息卻少有人知。專家總結了膽固醇認識方面的10個常識,大家應該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