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未來5~10年,我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猛增,甚至在10年後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形勢相當嚴峻。
心腦血管的發病尤其集中在天氣突然轉涼時節。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應避免腦卒中、心肌梗死的發生。當冷空氣侵襲,氣溫急驟下降,血壓明顯升高。寒冷天氣會引起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血管痙攣,而血管裡的斑塊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就容易堵塞血管。所以,家裡老人有三高問題的務必提前注意預防。因此秋季保護心腦血管更為重要。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秋季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 高發疾病一: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髒病是其主要並發症。按起病緩急和病程進展,可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以緩進型多見。 一、緩進型高血壓 1、早期表現:早期多無症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髒器受累。 2、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常見,多由於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而誘發,血壓急驟升高,劇烈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 3、心髒表現:早期,心功能代償,症狀不明顯,後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 4、腎髒表現: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洩及尿素廓清障礙,出現氮質血症及尿毒症。 5、動脈改變。 6、眼底改變。 二、急進型高血壓 也稱惡性高血壓,占高血壓病的1%,可由緩進型突然轉變而來,也可起病,惡性高血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40歲為最多見,血壓明顯升高,舒張壓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狀,視力迅速減退,眼底有視網膜出血及滲出,常有雙側視神經乳頭水腫,迅速出現蛋白尿,血尿及腎功能不全,也可發生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和高血壓危象,病程進展迅速多死於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