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終末期表現,不同年齡的患者的常見病因也存在差異。老年人多發生於冠心病、高血壓患者,而年輕人如果存在急性重度心肌炎、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擴張性心肌病,則有可能出現心力衰竭。
年輕人有心力衰竭一般難以治好。心力衰竭一旦發生,通常無法逆轉,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可逐漸惡化。及時、恰當的治療,可起到緩解症狀、控制病情的作用,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注意自我保養。年輕人心力衰竭不嚴重時對於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患者心髒功能已然受到損害,與健康人還是有所區別的。 全谷類食品降低心力衰竭風險 美國的一份最新調查研究發現:早餐定期吃全谷類食品的人與較少食用這種食品的人相比,心力衰竭的患病風險要低很多。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LucDjoussé博士和MichaelGaziano博士在談及此項研究的目的時,說,“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吃谷物食品和膳食纖維能降低高血壓和心肌梗塞風險,但是它們對心裡衰竭是否也產生作用在此之前一直沒有報道。” 於是,研究人員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他們以問卷的形式,收集和跟蹤了21,376名男性的情況,分析吃全谷物早餐和發生心衰的關系。在平均回訪期的19.6年中,總共有1018位病人患上了心力衰竭。研究人員按吃全谷類食物的次數分為幾個頻段,各組患心衰的危險機率分別是:從來不吃全谷類早餐的人為1.00、每周吃一次或更少谷類食物的人為0.92、每周吃2~6次谷類食物的人為0.79、每天吃一次或更多次谷類食物的人為0.71。統計學概率p<0.001,表明各組間的概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結果也參考了年齡、吸煙、飲酒、素食、使用多種維生素、鍛煉和心房顫動和左心室肥厚等因素來進行調整和綜合分析。 然而,當研究小組分析所吃的谷物種類時,發現,定期吃的谷物食品中能起到保護作用的僅限於粗糧(p<0.001),而精制谷物的攝入並沒能降低心衰的風險。 最後,Djoussé博士和Gaziano博士總結說:“我們的數據顯示,早餐時攝入大量的全谷物食品和心衰的低發生率密切相關。” 由於全谷食物對高血壓、心肌梗塞、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預防都有一定的益處,而這些疾病正是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所以,研究人員推測,全谷食物可能是通過降低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從而降低心衰的發病率。 他們還補充說,“至於是全谷食物中哪些物質在起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心髒不好,哪些事情要“慢”? 動作過急、過快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尤其對心髒不好、年齡較大的人來說,最好注意以下幾個慢動作,以免誘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起床要慢。人在睡眠中,血流相對緩慢,血壓偏低。若一睡醒匆匆起床,體位的突然改變會使血壓立即上升,心跳加快,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可能對瞬間變化承受不了,附著在血管上的粥樣斑塊極易脫落,促使腦卒中或心髒病發作。因此,有心髒病、高血壓的人或老年人晨醒後不要太急,最好先躺2~3分鐘,再坐一會兒,搓搓臉、伸伸懶腰,下地後站兩分鐘左右,然後再活動。 低頭彎腰要慢。低頭彎腰過快或猛然抬頭很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還容易閃腰,所以最好盡量避免這樣的動作。如果必須做撿東西等動作時,彎腰應緩慢,最好手扶桌椅,使身體有個著力點。 轉身要慢。不少人因心髒功能衰退和腦動脈退化,血管彈性降低,體位改變時常發生頭暈眼花等狀況。有中重度頸椎問題的人,突然轉身還可能導致暈倒,甚至癱瘓。所以轉身時,要注意動作別太快,幅度不要過大。 上下樓要慢。老年人控制力差,腿腳不靈,比如,明明想把腳放在樓梯台階上,做到的卻可能只是腳懸在半空,當意識到情形不對時,又不能及時糾正。因而,老人上下樓最好手扶欄桿、慢步而行,盡量別跨步,等雙腳全部在一個台階後,再走下一步,減少關節承重,這對骨質疏松老人尤為重要,可大大降低跌倒及骨折風險。 行走要慢。快速行走會加重心肌供血不足,誘發或加重心髒病。腦血管血液循環更有賴於心髒正常泵血,運動量太大會出現腦供血不足。因此,老人散步應慢行,還可准備一條手杖,增加雙腿支撐力。散步一般每分鐘60~70步即可。 騎車要慢。老人反應較慢,協調能力相對較差,若騎車過猛過快,容易摔倒,還會增加交通事故風險。因此,外出盡量步行,如需騎車應慢行,別過於用力,超出身體極限。每天騎車盡量控制在半小時內。若騎行中感覺身體不適,應停下休息。還可佩戴護具,包括護膝、護踝、護肘和護腕,以防摔傷、蹭傷。高血壓輕度者可無任何症狀,但逐年在進展,或只有輕微的症狀而易被人忽視;可長期作用造成靶器官(心髒、大腦、腎髒)或血管(眼
治療心衰飲食該注意什麼?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減退,心排出的血量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營養治療原則,主要